哪吒鼓乐
漳州哪吒鼓乐,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哪吒鼓乐是满足信众们踏火需要的吟唱表演形式。吟唱哪吒鼓乐及踏火是古闽越族原生态巫术仪式与山西闾山道教音乐相互融合的民间信仰音乐文化产物之一,民间文化底蕴深厚。 身穿唐装,光着双脚,20多名男子分成两队等候。八卦楼广场中,六名小男孩各擎一色旗,按位站立。这是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哪吒鼓乐”。 表演开始,两队各有一人手持头旗,一人擎香炉紧随其后,接着是14名男子手持长柄手鼓,最后则是天尺、马锣。在头旗的引领下,两队按乐器的节奏时而合起,时而分开,20多人念咒语祈祷。 哪吒鼓乐咬旗侧身屈膝行禹步阵式。规模壮观,气氛粗犷热烈。 哪吒鼓乐阵队祭拜吟唱,祭拜方位也是随吟唱内容的改变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