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各种餐饮商店早早的紧闭大门。除了逼着一些人迫不得已提高厨艺之外,也让方便食品成为许多人必不可少的生存支柱。同时,也让“中国食品名城”——漳州,这家本土食品工业“黄埔军校”,业务量呈现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出口订单不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家漳州食品巨头的品牌成长之路。
位于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之一,专注食品生产和出口,产品涵括罐头、酱菜、咖喱、矿泉水、冷冻水产品、果蔬浓缩液、蘑菇工厂化种植等几大类,主要出口欧美、
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如创始人洪长水所言:“有出息的企业家,应像登山勇士那样,敢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攀登无限风光的巅峰。” 而紫山的一路攀登,其中艰难早已不可尽数,唯有“质量”与“诚信”,成为了洪长水塑造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无坚不摧的两件武器
首次把农产品摆上外国人的餐桌
1984年春,改革开放的春风已遍拂大地。年近不惑的洪长水,走门串户,说服了12位“股东”,筹资5000元,开办了田址副食品厂。 万事开头难!新的副食品厂缺资金、缺经验、缺技术,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凭着一股韧劲,边干边学,勉力前行。首年,食品厂就生产优质果蔬罐头172吨,产值达64.7万元。
1987年,洪长水把目光瞄向了国外市场,他以厦门特区作为出口根据地,首次“把农民的产品摆上了外国人的餐桌”,将紫山罐头成功打入国际。 效益虽然增加并稳定了,但他不愿就此停住,而是勇争一流。1989年,洪长水逆市布局,收购破产倒闭的乡机砖厂的58亩地,兴建了一座年产4500吨的高标准厂,配套现代化生产设备。
先进的生产力,助推着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0年,紫山开始申请Q51罐头出口代号;1991年,紫山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单位”;1992年,成立“福建紫山食品饮料总公司”;1993年,用罐头厂积累的200万元利润,创办了“紫山矿泉水有限公司”。
面对成绩,洪长水说:“如果您要问我有什么成功经验的话,那只有四个字‘我认真了’!”
勇立潮头,做自己敢吃的产品
洪长水曾在采访中说“做好食品安全,是一种功德,这与社会责任相辅相成。”而“保证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敢吃”则成为了紫山人最质朴的品质哲学。 富有远见的洪长水遵行由田间到餐桌的健康理念。不断引进世界先进检测设备,只为保证品质。 让挑剔的日本食客也情有独钟的“紫山Q51”罐头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
为了让“紫山Q51罐头”稳稳摆在老外的餐桌上,洪长水可是下了一番功夫。他多次前往日本、德国考察学习,不仅学技术还学管理,从田间到餐食,每一环节都制定相应的管控制度。他也十分虚心听取客户意见,认真寻找差距,每次都带回厚厚的一本学习笔记。有一次他去日本考察,听到客户反映有一个罐头里发现一根头发。洪长水不敢掉以轻心,回到漳州后,他立即不惜血本,花200多万元从欧洲引进了一台世界最先进的X光异物检测机。此后,又数次前往美国引进了自动化电脑控制杀菌系统、金属探测器、液相色谱仪、气象色谱仪等一大批国外生产检测设备。严格的管理带来了产品的高质量,紫山Q51罐头出口合格率高达99.7%。1996年,Q51罐头取得了对美国出口权,并成为全国罐头行业首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认证的企业。
同时,他还严把食材原料关。紫山集团严格规定:“股东的亲戚和本村村民,不得从事原料收购业务”。洪长水还亲自写了一副对联:“公平竞争一视同仁,无私无畏严格把关”,贴在收购处的大门上,时刻发人深省。洪长水说,宁可高价买好料,也不能在产品质量上掉链子。紫山集团用年产值的60%进行原料收购,所选上乘品质原料,价格高于同行业水平。“紫山菇”、“紫山笋”的原料标准,成为世界标杆。 当然,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增加品牌曝光度,紫山的品牌宣传方式也十分“前卫”。
1992年,洪长水拿出17万元大手笔赞助当时处于低谷期的中国女排三场赛事,女排姑娘大口饮用紫山矿泉水的画面,通过电视台直播,成为全国观众难以忘却的记忆。
1993年,举办“紫山之夜”歌舞晚会,洪长水邀请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关牧村等到场,引发轰动。1996年,紫山在国道324线漳州到福州段率先竖立了24根高立柱广告牌,震撼全城!洪长水利用这些非常“前卫”的方式,迅速让紫山品牌家喻户晓。也展现了他非凡的营销理念。
诚信立命,筑梦百年品牌
除了严守产品质量关,闽商“义利兼顾”的精神也深刻的烙印在洪长水的骨子里。 2001年春、秋两季芦笋原料价格上升10%~15%;而外商的要货价却下降了8%~10%。一升一降,每吨芦笋罐头要比往年减少收入1000元至1500元,而且生产越多,亏损就越大。当年年初紫山刚跟外商签订的7000吨供货合同,如果履约必亏无疑。洪长水坚定地告诉员工:“亏损是暂时的,而诚信是长久的。如果失去诚信,就是金山银山也换不回来。”
就这样,2001年在亏损的情况下,紫山不仅如数完成了年初签订的7000吨供货合同,而且还超额400吨。“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之”,被紫山让利所感动的德国客商第二年的订货量比上年增长了35%。讲诚信,让紫山赢得了海内外市场。
紫山企业从创业至今,坚决做到了“四不欠”:不欠国家一分税款,不欠银行一分贷款,不欠员工一分工资,不欠农民一分原料款。从1996年至今,紫山公司对外签订各种经济合同数千份,涉及金额近百亿元,履约率达100%,从没有出现一份官司合同,连续多年被省、市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紫山集团创始人洪长水的性格中,既有山的稳重,又有海的包容。在他的带领下,紫山在稳健发展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食品安全、扶持三农、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紫山的带动下,更多的龙海人开始进入食品行业,洪长水不仅不把同行企业家、竞争对手看成死敌,还将紫山理念传授给更多的人。“同行来学技术,学国际标准的应用,我们都慷慨接纳,还派员工上门指导。国际市场是广阔的,不应拘泥于漳州一地的竞争得失。大家共同发力,才能把食品工业做强做大”。 正因如此,紫山被称为漳州食品工业当之无愧的“黄埔军校”。漳州地区屈指可数的几家“中国罐头行业十强企业”中就有三家带头人是从紫山走出来的,创造了同样的好业绩。很多人把从紫山学到的理念带到了其他企业,带动整个漳州食品行业的发展,迈向“中国食品名城”。